KMCLib中的LatticeMap类
主要用于描述整个3维网格,其中包括网格格点的各种操作,如移动,寻找NN等等

这里的成员数据全部protected

成员数据

1
2
3
4
5
int n_basis_;                   // 基点个数

std::vector<int> repetitions_; // site各个方向上重复次数

std::vector<bool> periodic_; // 周期性边界条件

这个类的成员数据相对比较少,就三个,就可以描述整个三维网格的所有性质了。
其中后两个好理解,但是第一个我看了许久代码都不知道是个啥东西,还好曹老师给的指点,终于弄明白了所谓基点数目和基点到底是什么东西。

关于basis_pointsn_basis

其实也没啥好说的,本身没有什么难理解的,只要知道是怎么操作的了就一切都好说了。先上图吧:

上图描述了KMCLib中三维网格模型的基本信息(忽略我拙劣的画风 -_-!),其中包括:

  • 三个基向量的方向和顺序
  • 每个位点的索引号和顺序
  • 基点的信息

从上图中可以看出,所谓基点数目就是小括号中的数目,虽然目前还没看到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,不过好像的确是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模拟多位点如hollow、top、bridge这种,现在概念都明了了,代码看起来速度可以飞起了,嗖嗖嗖~~===3333

成员函数

这里也只是罗列几个比较重要的方法
类方法实现代码中有一个static变量,用于存储含有不同n_basis的index

1
2
// Temporary storage for the indices form cell.
static std::vector<int> tmp_cell_indices__;

  • indicesFromCell()indexToCell()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12
    13
    14
    const std::vector<int> & LatticeMap::indicesFromCell(const int i,
    const int j,
    const int k) const
    {
    ...
    }

    void LatticeMap::indexToCell(const int index,
    int & cell_i,
    int & cell_j,
    int & cell_k) const
    {
    ...
    }

    这两个函数是可逆的,第一个是提供位点在x、y、z三个方向上分别的序号,返回全局索引序号;第二个则是相反的操作,提供全局索引,返回相对应的在三个方向上的分量索引值。具体数据可以去看KMCLib的unittest代码 KMCLib/test_latticemap.cpp at master-pytlab · PytLab/KMCLib

  • indexFromMoveInfo()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int LatticeMap::indexFromMoveInfo(const int index,
    const int i,
    const int j,
    const int k,
    const int basis) const
    {
    ...
    }

    此函数是用于返回某个位点加上某个向量以后新位点的索引,虽然还没看到此函数用在什么地方,不出意外是用于元素在网格中移动的时候用的。
    具体的操作:
    例如最开始一个site的索引值为16,这个网格的基点数目是3,也就是说每个点上的索引都是一个三维向量例如(15, 16, 17),则参数中index就为16;
    接下来的三个参数代表位移向量在三个方向上的分量(i, j, k);
    最后是basis这个参数有点不好理解,它指的是在basis_point内的相对于初始位置的偏移量,例如最开始是(15, 16, 17)中的16,经过向量的位移之后,到达全局索引(18, 19, 20)但是还是指向的中间的19,因此若需要一个相对的偏移量指向第一个的话,则就需要basis这个值了,他的值应该为-1。

  • neighbourIndices()supersetNeighbourIndices()

    1
    2
    3
    4
    5
    6
    7
    8
    9
    10
    11
    std::vector<int> LatticeMap::neighbourIndices(const int index,
    const int shells) const
    {
    ...
    }

    std::vector<int> LatticeMap::supersetNeighbourIndices(const std::vector<int> & indices,
    const int shells) const
    {
    ...
    }

    这两个函数相似,后者就是循环调用前者然后去重的产物。至于所谓的neighbor,还是先上图吧:

    所谓找neighbor就是将shell包含的内部全部site的索引数按顺序返回出来。如果有周期性边界条件的限制,例如a和b轴都没有周期性边界条件,寻找0位置的neighbor,则按照图上的顺序返回neighbor的全局索引。

Comments